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首页 > 备考资料 > 小学资料 >

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成就目标理论

2023-12-26 16:41:15
中师华图
分享:

 一、考情介绍

成就目标理论主要是客观题备考:单选、多选、判断。既有识记型考点,也有理解型考点。最常见的是例子反选题,如描述一个人的表现,要求大家判断出种类。也可以考查代表人物,或者多选题考查分为哪些种类。

二、理论详解

成就目标理论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

1.成就目标理论开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Dweck等学者提出成就目标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成绩目标,是指学习是为了获得成绩,表现自己的能力;第二种是掌握目标,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这两种目标均是趋近成功型目标。

2.到20世纪90年代,Elliot A.J.及其同事提出成就目标不仅有趋近成功型,还有回避失败型。因此,将成就目标分为三种:掌握目标、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

3.到21世纪初,美国密歇根大学的Printrich P. R.教授以及Elliot教授都认为掌握目标也存在趋近和回避型,进而提出了成就目标的四分法: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

4.Elliot等人又进一步发展了成就目标理论,提出了3 (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他人定向) X2 (趋近成功、回避失败)成就目标模型,共存在六种成就目标:①任务趋近型:拥有任务所需能力,正确解决问题;②任务回避型:避免在任务上出错;③自我趋近型:实现自我能力,比自已以前的表现好;④自我回避型:避免比自己之前的表现差:⑤他人趋近型:追求能力比别人高,成绩比别人好;⑥他人回避型:避免能力比别人差,成绩比别人低。

本文主要介绍考频较高的第三个阶段的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趋近-回避”维度和“掌握目标-成绩目标”维度。

第一个“趋近回避”维度。趋近目标即追求成功的目标,该目标推动人们去寻求成就,使人产生成功的倾向或追求成功的动机,如考试中追求好成绩;回避目标为避免失败的目标,该目标推动人们避开成就情境,是担心失败的倾向或动机,如总担心考试不及格、逃避考试。

第二个维度为掌握目标与成绩目标。持掌握目标的个体追求成长,他们在学习中关注学习本身,反复问自己的问题是“我学得好不好”,以学习知识作为增加人的能力、理解力和判断力的手段,强调能力的发展;成绩目标的个体追求表现,他们更关注学习结果,总在意“我考得好不好”,把超过他人作为竞争时展现或提高个人能力地位的手段,关注社会比较,希望获得高的评价并避免低的评价。

总结下来可以形成下列表格:

研究发现,趋近成功型目标(无论是掌握定向还是成绩定向)能显著正向预测后期的学业表现,但只有掌握定向的趋近成功目标能显著预测学生的学习动机。回避失败型目标(无论掌握定向还是成绩定向)能显著负向预测后期的学业表现。

个体在活动中的情绪体验是影响活动兴趣和任务投入的关键。而掌握-趋近目标相比掌握-回避型目标、成绩-回避型目标可以令个体在成就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因此,他们对成就任务的态度会更积极,兴趣也更高。

三、考题回顾

【单选】小黄在学习时关注的是知识的内容和价值,而不是为了获得分数和奖励。根据成就目标理论,小黄的目标导向属于( )。

A.成绩趋近 B.成绩回避 C.掌握趋近 D.掌握回避

【答案】C。解析:掌握趋近指的是个体关注掌握任务的学习和理解,根据自己的进步和对任务的理解深度来评价自身表现。掌握回避指的是个体关心的是如何避免不理解和没有掌握任务的情况。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湖北教师招聘
教师招聘
教师招聘考试
相关栏目
考试资讯 更多>
备考资料 更多>
面试方法 更多>
每日一练 更多>
教师资格公告 更多>
考试动态 更多>
教师备考资料 更多>
教师试题资料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