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的含义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2.课程计划的构成
(1)教学科目的设置(首要问题)
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各门学科既有自己的独立系统,又有彼此必要的相互联系。
(2)学科顺序
学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规定的年限,各门学科的内容和教学法的要求,确定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
(3)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
(4)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是指学年阶段的划分、各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假期和节日的规定等,它是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
(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1.课程标准的概念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的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课程标准的内容
(1)前言。结合目前的课程改革,根据本课程门类的特点和要求,阐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总体设计思路。这部分主要是为本门学科的教学明确指导思想,为理解课程标准和编写教科书以及教师的教学提供带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建议。
(2)课程目标。根据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或课程具体目标)。
(3)内容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制定选择具体内容的标准,并用规范、清晰、可理解的方式阐明掌握内容的程度。
(4)实施建议。为了便于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贯彻执行,需要在课程标准中提供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等。同时要求在容易误解的地方或陈述新出现的重要内容时,提供适当的典型性的案例,以便于教师的理解,同时也是引导一种新观念的有效方法。
(5)附录。本课程门类的有关附件,主要是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说明,以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与实施课程标准;必要的时候还要提供典型性的案例供教师参考。
【练一练】(单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程标准作用的是( )。
A.指导教材编写 B.指导课程设置 C.指导课程评估 D.指导考试命题
【答案】B。解析: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故B选项正确。
(三)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狭义的教材又称教科书或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也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与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主要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
教科书的编辑要妥善处理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的广度和深度、基础知识与当代科学新成就的关系,尤其要组织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参加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1.教科书的编排要求
首先,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其次,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
再次,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
2.教材编排的两种模式
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方式。
(1)直线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指把一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或其中一个课题的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来展开呈现在教科书中,使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的编排形式。
(2)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螺旋式从学生经验出发,同学科逻辑相结合,能够将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学科的逻辑结构相统一。
3.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4.教科书的作用
第一,教科书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
第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第四,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